作為“古風音樂節奏游戲”,《大琴師貳》是合格或者說做得很不錯的;但如果作為“音樂節奏游戲”,我覺得它還可以做得更好。
在音樂游戲愛好者圈內,國產音樂游戲似乎從來沒有真正地被拿出來討論過。即使是玩家眾多的《節奏大師》,在愛好者中通常也是被用來作為玩家自制分享譜面的工具。在這種環境中誕生的《大琴師》獲得的反響大概可以算是不過不失,而其開發方南京貓爪網絡科技并沒有放棄嘗試,在2年之后推出了《大琴師貳》。
《大琴師貳》和《大琴師》一樣采用雙鍵下落式操作,在具體的操作方式上則比前作有了更加豐富和準確的設計。在《大琴師》中操作基本只有單點、長按和兩種劃動操作;《大琴師貳》中則在劃動方面有了更細致的設計。
在音樂游戲玩法種類繁多的現在,堅持雙鍵下落設計的《大琴師2》可以說一眼看上去就是為手機玩家設計的。作為一個習慣了用平板來玩游戲的玩家,我在初上手時習慣性地用兩只食指開始游戲,但很快就發現這樣的操作并不科學。這個游戲的設計就是讓人捧著手機并用雙手拇指操作,點擊花朵和劃動的動作都會很方便;而如果使用平板來進行游戲的話,則會因為花朵之間距離較大而較難點擊到。
在玩家對《大琴師》的評價中,集中的問題體現在畫面過花,游戲難度過于簡單,視覺較“花”等,但仍有不少好評表示游戲并不簡單且氣氛很好。無論如何,這款游戲將于7月正式停服,玩家可以、大概也只能選擇更新也有了更多設計的《大琴師貳》。
一方面,游戲的操作變得多樣性算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但另一方面,這造成了冗長的教學。在《大琴師貳》中的教學被放在了會給予一定報酬的“挑戰模式”中,而每個章節只介紹了一個操作方式,教學關卡長達10個之多。而在真正的除教學之外的挑戰模式中,最初的幾個章節則好像想讓玩家更加深刻地理解玩法而反復地進行訓練,這大概也是玩家認為游戲過于簡單的原因之一。這種毫無挑戰性的挑戰模式實在是在慢慢抹殺我對這款游戲的耐心。
從音樂方面來說,《大琴師》系列古風音樂的特色還是不錯的,在《大琴師貳》中也有知名度較高的《牽絲戲》和《錦鯉抄》等歌曲可以游玩。即使如此,一開始能夠進行游戲的音樂還是太少了。雖然進行一次音樂的低難度譜面才能解鎖高難度譜面是十分常見的設計,但《大琴師》系列的低難度譜面難度確實太低,兩個難度間的跨度顯得有些大。雖然標注了歌曲的BPM(beats per minute)也讓人較難找到適合自己的難度,還是要多玩幾首音樂才行。
游戲除去前文所述的挑戰模式外還有劇情模式和自由模式及日常任務。日常任務中會有三首連續的樂曲可以進行游戲,并有三個不同難度。在游戲中的新歌一般是通過日常任務來玩到的。游戲中還有仙靈系統,游戲中的歌曲分為4種屬性,不同的仙靈有不同的技能和屬性,這也讓游戲有種“卡牌+X”的風格。仙靈可以通過抽取獲得,也可以通過收集碎片獲得;碎片也可以用來升級……這些在手游中很常見的設計就不再贅述。
拋開一切外設,《大琴師2》在核心的音樂游戲部分算是還不錯的。游戲譜面有一定的設計性,和畫面的配合性也尚可。但我個人總覺得游戲譜面設計上有一些生硬,也許還可以進步。但游戲的判定方面稍有問題,簡單來說就是“perfect”的判定時間過長,游戲的挑戰性欠缺了一些。另一方面,游戲雖有下落速度的調整,但不同樂曲下同一數值的下落速度有不一樣的情況,這有時也讓人感到迷惑。
總體來說,《大琴師2》作為一款定位為古風音樂游戲的作品來說應該算是合格的。在音樂游戲外的設計顯得有些多和繁雜,體現之一就是玩家如果想要得到高分,游戲技術顯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卡牌的強度。雖然在現在的手游中這種設計也是不算少見,但難免會讓只想多玩一些樂曲體會氛圍的玩家多少有些失望。
《大琴師貳》堅持著用左右兩側兩只手指就能進行游戲的方式,但這種方式的探索似乎已經走到了無法再增加更豐富的內容的地步。但如果因此就一味增加外設內容的話,這款游戲又能走多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