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十部門日前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十四五”末我國電動汽車充電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形成適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能夠滿足超過20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政策引導下,未來我國充電市場會如何發展?
01、樁站先行、合理布局是關鍵
充電基礎設施是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重要支撐。截至2021年底,全國充電設施達到261.7萬臺,換電站1298座,服務近800萬輛新能源汽車。然而,在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固定車位建樁難、公共充電設施不足、部分充電樁運維不及時、高速公路充電排隊長等問題也在凸顯。
就《實施意見》提到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適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技術和認證部主任劉鍇認為,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接受程度,從“十三五”期間以政策驅動為主,過渡到政策市場雙輪驅動,再到以市場驅動為主成為“十四五”期間培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要目標,關鍵一環就是解決充電便捷問題。
結合2021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83128億千瓦時)情況,劉鍇算了一筆賬:“《實施意見》提及的2000萬輛電動汽車以乘用小客車為主,以每輛小客車日均通勤20公里、百公里耗電14千瓦時計算,每日將消耗電量約6000萬千瓦時,總體占比社會單日用電總量不大。不過,需要通過更進一步的政策機制引導用戶錯峰有序充電,培育其對電網友好的充電行為習慣?!?/p>
02、金融支撐改善樁企盈利能力
《實施意見》還提到,對作為公共設施的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鼓勵地方建立與服務質量掛鉤的運營補貼標準,進一步向優質場站傾斜;創新利用專項債券和基金等金融工具,重點支持充電設施以及配套電網建設與改造項目。鼓勵各類金融機構通過多種渠道,為充電設施建設提供金融支持。
03、統建統營模式將成發展方向
劉鍇同時指出,國家已明確了構建以社區慢充為主,公共快充為輔的充電網絡。隨著充電技術發展,一方面社區統建統營模式將成為運營企業的發展方向;另一方面,隨著大功率充電技術逐步完善和應用,公共充電場站的加油站模式也有望實現?!半娋W側需要統籌測算電網負荷,進一步完善報裝接電手續,在合規基礎上盡量滿足公共設施運營商和私樁建設所需的電力需求?!?/p>
以上就是為您整理的相關內容,未來我國充電市場會如何發展,您又將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