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常州供電公司近日試點開展充電樁車網互動活動,讓充電樁更“聰明”、更經濟地給電動汽車充電,探索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背景下提升電網調節能力的新路徑。
本次充電樁車網互動分為充電樁有序充電和充電站谷電充電兩類。有序充電是指采用有序充電樁,通過電動汽車充電運營平臺,根據電網負荷情況和電網調度控制策略,動態調整充電時間、充電功率,優化電網負荷,實現削峰填谷。充電站谷電充電,是每天0時至8時的用電低谷時段,公共充電站以優惠的價格引導車主“填谷”充電。
參與這次車網互動的充電樁可調容量為8688千瓦,相當于1000戶居民家庭用電負荷。其中,大學新村、清涼新村和南苑社區3個居民小區試點開展有序充電。
與傳統交流充電樁7千瓦的固定輸出功率不同,有序充電樁的輸出功率范圍為0—7千瓦,在小區用電高峰時段,有序充電樁可適度降低汽車充電功率,避免因居民生活用電負荷和充電負荷疊加而加劇電網高峰負荷水平,尤其是在夏季高溫天氣空調用電負荷不斷攀升的情況下,優先保證居民生活用電負荷。
在小區用電低谷時段,有序充電樁則“火力全開”,恢復額定功率充電,實現“填谷”的同時,有效提升配電網設備利用率。試點期間,小區車主通過手機App自主選擇參與有序充電的時長,并相應地享受不同程度的充電價格優惠,一輛電池容量為60千瓦時的純電動汽車,如選擇參加4個小時的有序充電,充電價格每度電可優惠0.2元,充滿僅需48元,節省12元。
此次常州銀河灣電腦城充電站、現代傳媒中心停車場充電站等33個由國家電網投資建設的公共充電站,試點開展了谷電充電。試點期間,每天0時至8時的用電低谷時段,這些公共充電站充電價格由原先每度電直流樁1.2元、交流樁1元統一優惠至0.8元,以科學引導車主“填谷”充電,進一步縮小電網負荷峰谷差。網約車司機許禮慶介紹,他7月14日一大早在銀河灣電腦城充電站充電,充滿一次只要48元,比原來足足省了24元。
據悉,7月11日至14日充電樁車網互動活動試點期間,我市日均累計為電網削峰1328千瓦、填谷1080千瓦,在電動汽車用戶群中也大受歡迎。今后將依據省電力公司的要求適時開展此類活動。